沂州览古 其三

二疏归里散金钱,此日台存忆昔贤。
可惜劳生苏季子,何曾终保洛阳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写汉代疏广、疏受叔侄辞官回乡后,把俸禄都分给乡亲的故事。"台存"二字暗示虽然分钱的土台还在,但像他们这样淡泊名利的人已经很少了。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战国苏秦(苏季子)虽然靠合纵策略当上六国宰相,最终却在齐国遇刺身亡,连洛阳的封地都没能保住。

诗人用这两个典故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主动放弃荣华富贵的智者,留下千古美名;一边是拼命追逐功名的能臣,到头来一场空。这种对比揭示了全诗的核心思想——与其像苏秦那样劳碌一生却不得善终,不如像二疏那样懂得急流勇退,活得通透自在。

诗中"可惜""何曾"这些词透露出作者的惋惜之情,其实是在劝诫世人:人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获取多少,而在于懂得适时放手。这种对名利场的清醒认识,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