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远公卧疾长斋,余既与云臣作词宽譬,乃接来章,有承欢有歉颐养空文自罚十年藜藿之语,因复作此广之并邀云臣共作
三复君词,九转之肠,凄如峡猿。
痛百年菽水,半虚滫瀡,九原松槚,难逮鸡豚。
莫打慈鸦,惟锄孝笋,绣佛长斋跽墓门。
真呜咽,念小人有母,绵定奇温。
羡君独行偏敦。
只慰藉吾徒尚有言。
记于陵廉士,生鹅可食,曾参孝子,脍炙常飧。
礼谨其踰,亲忧其疾,灭性宁酬罔极恩。
还相勤,愿终辞藿食,亟进熊膰。
痛百年菽水,半虚滫瀡,九原松槚,难逮鸡豚。
莫打慈鸦,惟锄孝笋,绣佛长斋跽墓门。
真呜咽,念小人有母,绵定奇温。
羡君独行偏敦。
只慰藉吾徒尚有言。
记于陵廉士,生鹅可食,曾参孝子,脍炙常飧。
礼谨其踰,亲忧其疾,灭性宁酬罔极恩。
还相勤,愿终辞藿食,亟进熊膰。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情感、安慰与鼓励的作品,同时也融入了深厚的亲情和友情元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词:
主题和情感基调
这首词主要围绕远公卧病期间的心情和作者对其的宽慰展开。远公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身体疾病使他心境低落。作者通过这首词传达出对他的关心与支持,鼓励他保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全词情感深沉,语气婉转但又充满力量。
意象和比喻
词中使用了多个比喻和意象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三复君词,九转之肠,凄如峡猿”描绘了作者反复品读远公的词作后内心的激荡与哀痛,如同身处峡谷中的猿猴,情感复杂难解。“痛百年菽水,半虚滫瀡”中的“菽水”象征着母子之间的供养关系,“滫瀡”则暗指远公的疾病和生活的艰辛。这些意象都增加了词的感染力。
对亲情的强调
词中多次提及关于孝道和亲情的部分,如“莫打慈鸦,惟锄孝笋”,“绣佛长斋跽墓门”,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鼓励人们要珍惜并善待身边的亲人。
对未来的展望和激励
在表达关心和支持的同时,作者也给予了远公对未来的希望和激励。“羡君独行偏敦”,“礼谨其踰,亲忧其疾”,暗示着远公虽然面临困境,但他的人格魅力和努力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灭性宁酬罔极恩”,“还相勤,愿终辞藿食,亟进熊膰”,也表达了作者对远公康复后的期待和鼓励。希望他能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整体风格
整首词风格典雅而深情,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真挚的情感。语言质朴但富有感染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一首充满情感、关心和鼓励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亲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