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祖挽歌辞

万里归来两鬓霜,故人如玉閟幽堂。
凄凉长吉无题句,冥默淮南未试方。
空复藏书如册府,何由载酒更僧坊。
诸郎文字能传业,开府风流未渠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悼念友人赵开祖的作品,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哀思和对友人品格的赞颂。

首联"万里归来两鬓霜,故人如玉閟幽堂"用对比手法,写友人历经沧桑归来却已离世。前句说友人远行归来时已两鬓斑白,后句突然转折,说这样如玉般高洁的友人如今长眠地下。"如玉"二字既赞美友人品德高尚,又暗指其生命如美玉般珍贵却易碎。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典故表达哀思:"凄凉长吉无题句"用李贺(字长吉)的典故,说像李贺那样有才华却早逝;"冥默淮南未试方"用淮南王刘安的典故,惋惜友人像刘安那样怀有治国良策却未能施展;"空复藏书如册府"说友人藏书丰富却再无人研读;"何由载酒更僧坊"借用文人载酒访寺的雅事,表达再不能与友人把酒言欢的遗憾。

尾联"诸郎文字能传业,开府风流未渠央"是安慰之语,说友人的儿子们能继承他的文采,友人生前的风采将永远流传。"未渠央"意为不会断绝,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暗含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日常可见的意象(白发、藏书、饮酒)和易懂的典故,将失去挚友的痛楚、对友人品格的敬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娓娓道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而深情的表达方式——明明内心悲痛,却仍能理性地追忆友人美好品质,并相信这些美好会通过文字和后代延续下去。这种哀而不伤、充满温情的悼念,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表达情感的典型方式。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