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宁桓司训高要

三策天人对玉除,妙年司铎受恩初。江流远接龙吟水,山郭遥开石室书。

便著锦衣趋子舍,直将家学教比闾。门前咫尺南溟水,大翼如云有化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李宁桓去高要担任教育官员时写的,充满了鼓励和期许。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首联说李宁桓凭借出色的治国策略("三策天人")得到皇帝赏识,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教育官员("司铎"),这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这里暗含对朋友才华的肯定。

中间两联描绘高要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江水奔流连接着传说中的龙吟水,山城里有著名的石室书院。这是告诉朋友,你去的地方既有自然美景,又有文化传承,很适合施展抱负。接着诗人鼓励朋友:你可以穿着官服回家乡光宗耀祖("锦衣趋子舍"),更要把家学渊源用来教化百姓("教比闾")。

尾联最精彩:衙门前面就是南海,那里的大鹏鸟能化作巨鱼。这是用《庄子》的典故,暗示朋友在这样开阔的环境中,定能像大鹏展翅般大有作为。南海的意象既写实又象征,既点明高要的地理位置,又暗喻人生机遇。

全诗没有离别的伤感,而是充满对朋友新工作的美好想象和真诚祝福。诗人通过当地风物的描写,把赴任地说成是实现理想的好地方,既缓解了离愁,又鼓舞了人心。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化鱼"的意象,把平凡的赴任写得如此神奇动人,让普通的工作岗位焕发出奇幻色彩。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