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同云亭江声瓯亭竹田集吴山延庆道院分韵

丹房重到路依稀,共倚阑干客思微。
半郭楼台横杳霭,一湖林岫入烟霏。
天将雪意供诗本,梅送寒香上道衣。
安得凭虚吹铁笛,坐看人世玉尘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冬日重访吴山延庆道院的场景,充满了冬日特有的清冷诗意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丹房重到路依稀,共倚阑干客思微"写的是诗人与友人重访道院,道路依稀可辨,大家倚着栏杆,心中泛起淡淡的思绪。"丹房"指道观,"客思微"暗示了文人雅集时那种若有若无的惆怅感。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冬日山景:远处城郭楼台笼罩在薄雾中,湖边的山林若隐若现。天气将雪未雪,正好激发诗兴,而道院里的梅花送来阵阵幽香,沾染在道袍上。这里"天将雪意"和"梅送寒香"形成巧妙对应,把冬日最动人的两个意象——待雪的期待和梅花的幽香完美融合。

最后两句"安得凭虚吹铁笛,坐看人世玉尘飞"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像仙人一样凌空吹笛,静静观赏人间飞雪。"玉尘"比喻雪花,这个想象既浪漫又带着几分超然物外的道家情怀。

整首诗把冬日山景、文人雅集和道家意境融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冬日特有的朦胧美和清冷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