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僧人的闲适生活,充满禅意和淡泊的智慧。
前两句"老来多睡胜春蚕,五蕴山头卓个庵"用生动的比喻写老僧的生活状态:像春蚕一样安然沉睡,在象征烦恼的五蕴山上建起简陋草庵。这里"春蚕"不是指忙碌,而是形容无忧无虑的安眠状态。
后两句"随分饥餐渴饮过,不知何地见同参"展现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完全顺应自然需求,甚至忘记要刻意寻找志同道合的修行伙伴。这种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态度,正是禅宗"平常心是道"的体现。
全诗通过睡眠、饮食这些日常小事,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保持内心的平和自然。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放下执着、安住当下,就是最高的生活智慧。这种将深奥佛理融入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平凡中见真谛,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