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二
仰之弥高,不隔丝毫。
要津把断,佛祖难逃。
钻之弥坚,真体自然。
鸟啼华笑,在碧岩前。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
十方坐断,威镇大千。
忽焉在后,一场漏逗。
堪笑云门,藏身北斗(注破“仰之弥高”四句古语)。
要津把断,佛祖难逃。
钻之弥坚,真体自然。
鸟啼华笑,在碧岩前。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
十方坐断,威镇大千。
忽焉在后,一场漏逗。
堪笑云门,藏身北斗(注破“仰之弥高”四句古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探讨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悟道"的境界和修行者的状态。
前四句讲修行者仰望真理时,发现它看似高不可攀,实则与自身毫无距离。当人真正掌握关键("要津")时,连佛祖都无法逃脱这种领悟。这里用夸张手法说明真理的普遍性。
中间八句用钻探、观察等动作,比喻修行过程。真理像坚硬的实体自然存在,而自然景象(鸟啼花开)就是真理的显现。修行者既不在前也不在后,不偏不倚,却能震慑大千世界,说明悟道者已达到超然自在的境界。
最后四句突然转折,用"漏逗"(疏漏)和"堪笑"点出:就连著名禅师云门也难免执着于"藏身北斗"这种刻意的修行方式,暗示真正的悟道应该是自然不造作的。
全诗通过日常意象和动作,把抽象的禅理讲得生动有趣。最后幽默地提醒:过度追求形式反而会偏离真理,真正的开悟就像欣赏眼前的碧岩、鸟鸣一样简单自然。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禅宗的智慧和幽默。
释觉
释觉,号佛照。住岳州君山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