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芸敏京师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
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
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
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
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
僧房独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缁沾衣。
春来补被还相依,西山日落烟霏霏。
骖鸾夜静呼灵妃,诗成且复忘朝饥。
人生何处更称意,看取沧桑日夜非。
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
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
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
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
僧房独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缁沾衣。
春来补被还相依,西山日落烟霏霏。
骖鸾夜静呼灵妃,诗成且复忘朝饥。
人生何处更称意,看取沧桑日夜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全诗通过四季变换的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节,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开篇用"北雁不来"和"稀少的秋雨"营造寂寥氛围,暗示友人久无音信。湖云衔日的画面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游人归家的场景更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中间部分回忆去年与友人相聚的欢乐时光:把酒言欢、诗文唱和,友人的风采仿佛还映在墙上。但转眼间,诗人要离开家乡,友人却滞留京城,只剩僧房的孤榻相伴,连衣服沾湿都让人心生怨尤。
最后写春天重逢的希望,西山落日、夜半吟诗的画面充满诗意,但结尾笔锋一转,点明人生难有圆满,世事变迁永不停息。全诗在温馨的期待中突然清醒,道出人生本质的苍凉。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景物表达深刻情感,如用"稻粱晚熟"暗示生计艰难
2. 时间跳跃自然,从秋到春的转换展现思念的绵长
3. 结尾的感悟不刻意说教,让读者在诗意的画面中自行体会
4. "垂稿怨缁衣"这样的细节描写,让孤独感更加真实可触
诗人没有直接哭诉思念,而是通过生活片段和季节变化,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怅惘,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动人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