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其二十五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古风 其二十五》,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事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如同不断恶化的环境一般,古老淳厚的风气被逐渐侵蚀和遗忘。这种变化如同自然界的污染,让人感到不安和惋惜。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以此比喻人们的选择和行为。虽然美好的事物(如象征高洁的桂枝)就在眼前,人们却选择了掺杂杂质的地方(恶木的根)栖身,表达了对人们道德和价值观偏离正轨的忧虑。

接下来,诗人通过“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表达了即使美好的事物(桃李树)也在默默承受着被忽视的命运,以花言表其情,但周围却无人在意,象征着美好事物在社会中的境遇。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发展的无常和个体生命的匆忙,如同自然界的兴衰更替,人们在社会洪流中也往往感到迷茫和无法掌控。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则借用了道家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广成子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引用这一形象,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内心平静和超越世俗的重要性。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世事变迁,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超然自处、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