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寒柳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并无寒叶伴飘飖。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雪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
好留蛮样到春宵。
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现代解析

没问题,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临江仙 寒柳》。

首先,从标题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描述寒柳景象的词。作者通过对寒柳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开头两句“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描述了寒柳被西风吹得憔悴不堪,以及周围的冻云和流水。这里可以看出环境之寒冷与生命的脆弱,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并无寒叶伴飘飖”这一句描绘了寒柳没有叶子陪伴其摇曳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中的“乱鸦”指的是乱叫的乌鸦,这里用乌鸦的叫声来渲染气氛的凄凉和悲伤。“愁坐”表示作者因为看到寒柳的景象而心生愁绪,无法与他人愉快地交谈。

下片开始,“雪压西村茅舍重”描述了雪覆盖了乡村的茅屋,使得茅舍看起来更加沉重。“怕他榾柮同烧”中的“榾柮”指的是烧剩的柴根,这里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作者担心寒柳的命运会和这些柴根一样被烧掉。

然后,“好留蛮样到春宵”中的“蛮样”可能是指寒柳的一种特殊形态,作者希望它能坚持到春天的到来。

最后,“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这里的“三眠”可能指的是寒柳在春天来临之前需要经过三次休眠,“重斗”则是形容春天到来时寒柳重新焕发生机,与上文的“蛮样到春宵”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寒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词中虽然充满了悲伤和困苦的元素,但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希望的精神。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到春天的到来,重新焕发生机。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