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

姑苏观下逢居简,帽子攲斜衣懒散。
自言契阔漫东西,虽老犹能青白眼。
知音不在禅床久,抱刺怀书谨奔走。
反舌无声乱草间,回首尽成狮子吼。
荒芜野寺孤城外,赤叶黄芦日相对。
午睡双鸠唤欲醒,起傍生台炙肩背。
弄笔濡毫总萧索,尚馀酒量添于昨。
语尽横塘笛未终,东风满面杨花落。
匆匆解缆搀程去,从此相期更何处。
一碗官酤般若汤,把手同看独孤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偶遇一位叫居简的老和尚,两人短暂相逢又匆匆分别的故事。全诗用生活化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湖偶遇图。

开头写诗人在姑苏观下遇见居简和尚,老和尚帽子歪戴、衣衫不整,一副洒脱不羁的模样。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能像年轻人一样用眼神表达喜怒(青白眼典故出自阮籍)。

中间部分用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他们的相遇:老和尚说这些年漂泊四方,虽然看似与佛门疏远(禅床久不坐),却依然带着名帖书籍在世间奔走。这时环境突然安静(反舌鸟不叫了),仿佛连草木都在听老和尚洪亮的讲经声(狮子吼比喻佛法)。他们在荒寺外看着红叶芦苇,午睡时被斑鸠叫醒,还一起在石台边晒太阳。

后面写他们饮酒写字,虽然笔墨已干(萧索),酒量却比从前更好。在横塘边吹笛聊天时,春风拂面,杨花飘落,充满诗意。最后匆匆告别时,他们以一碗官酿的淡酒(般若汤即酒)饯行,相约再会却不知何时何地,只能一起看看那棵孤独的树作纪念。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偶遇写得趣味盎然,通过老和尚潇洒的形象、生动的环境描写和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文人僧侣间真挚的友谊和洒脱的人生态度。特别是结尾"独孤树"的意象,既点出离别之愁,又暗含修行者孤高清远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