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叫赵南山的将军奉命去京城送奏表的故事,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展现了武将的忠勇与沧桑。
前两句说赵将军是众人敬仰的剑术高手,他的赤胆忠心连天地都明白。这里用"尺剑"代指武艺,"肝肠"比喻忠诚,显得很有力量。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他的人生:年轻时拿着武器勇闯敌营(金戈探虎穴),如今年迈太平时期,铠甲都结了蜘蛛网。现在他穿着便服(青衫)喝酒,头发已白,但依然能骑着马在边塞(紫塞)吟诗。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武将从热血青年到白发老将的转变。
最后两句点题:今天他又要带着奏表(天表)出发,站在飘着梅花香的皇宫台阶(沙墀)前。梅花象征坚贞,暗示他虽年老仍保持气节。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反差:曾经叱咤战场的猛将,如今安静地执行文官任务,但骨子里的忠勇丝毫未变。就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老兵,可能不再威风凛凛,可那份军人气质永远都在。诗人用"蛛网结铠甲"、"白发饮酒"这些生活化细节,让英雄形象特别真实感人。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