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阅陆放翁剑南集因怀北邻故陆詹事廉伯盖集为陆君借予抄者惜未完耳

北邻人去巳三年,睹物思人为怅然。
不信形骸难玩世,岂如糟粕自遗编。
隔墙无客敲棋局,对案谁家棹酒船。
九十放翁诗万首,可怜无复象翁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夜晚翻阅陆游(号放翁)的诗集《剑南集》时,触景生情写下的。全诗通过几个生活化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北边的邻居陆廉伯(曾任詹事官职)去世已经三年,如今看到他的遗物(这里指陆游的诗集),忍不住想起他,心里充满惆怅。这里用"睹物思人"这个常见的生活体验,让读者立刻能共情。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第三、四句说人活着时总以为身体能长久享受世间乐趣("玩世"),哪知道最后留下的只有像酒糟一样无用的文字("糟粕")。这里用"形骸"(身体)和"糟粕"(文字遗产)的对比,暗示生命短暂、文字长存的道理。

第五、六句通过两个生动的邻居生活场景——隔墙下棋的声响、对岸饮酒的欢闹,反衬出如今物是人非的寂寥。这里没有直接说悲伤,但通过"无客""谁家"的疑问,让空荡荡的感觉自然浮现。

最后两句借陆游(活到九十岁,留下万首诗)与邻居陆廉伯的对比:虽然陆游长寿多产,但像陆廉伯这样贤德的人却再也找不到了。这里用"可怜"二字,既表达对邻居的追念,也暗含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重要的不是活得久或作品多,而是人格的珍贵。

全诗语言平实如聊天,但通过"睹物—联想—对比"的结构,把对逝者的怀念、对生命的感悟层层递进。最打动人的是那些具体的生活细节:借书未还的遗憾、隔壁下棋的声音、对岸饮酒的热闹,这些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场景,让深刻的生死感悟变得真实可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