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友人到访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入门檐鸟乱,红叶照青衫"像一幅动态画:客人刚进门惊动了屋檐下的鸟雀,红叶映照着主人青色的衣衫。这里用"乱"字生动表现了鸟雀惊飞的场景,红绿颜色的对比让画面更鲜明。
中间四句写主客相见的细节:小书童刚放下书箱("弛笈"),客人的花马才卸下马具("解衔")。主客对饮,酒坛里的酒波光粼粼("滟潋"),展开的书卷里仿佛浮现出险峻山景。这些细节既真实又富有诗意,把寻常的待客场景写得很有情调。
最后两句"屡眄跫音至,秋来信几缄"道出真情:主人时常张望等待脚步声("跫音"),整个秋天都在盼着友人的书信。这里的"眄"(斜眼看)字用得特别传神,把那种翘首以盼又故作不经意的神态写活了。
全诗用白描手法,从鸟雀、红叶到书童、马匹,从饮酒到看书,最后落到盼信的心情,层层递进,把秋日待客的欢喜和平时对友人的思念都自然流露出来。没有刻意抒情,却在生活细节中见真情,这正是古代文人诗的动人之处。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