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邵宪(大受)宴僚属于西园某与焉赵提干(浚)即席赋诗次韵
送春开宴种山西,翠幄重重眼界迷。
一段清和人共物,十分幽胜地临溪。
鸳鸿曲水阁中集,莺⑴燕落花枝上啼。
贤榻获陪文字饮,不嫌踪迹间云泥。
一段清和人共物,十分幽胜地临溪。
鸳鸿曲水阁中集,莺⑴燕落花枝上啼。
贤榻获陪文字饮,不嫌踪迹间云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春宴会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文人雅集的赞美。
首联“送春开宴种山西,翠幄重重眼界迷”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暮春时节,在种山西边的园林里设宴送别春天。翠绿的帷幕层层叠叠,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
颔联“一段清和人共物,十分幽胜地临溪”进一步描写环境的美好。天气清爽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风景幽静优美,靠近溪水,更添几分灵动。
颈联“鸳鸿曲水阁中集,莺燕落花枝上啼”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宴会的热闹和春天的生机。鸳鸿(象征高洁的鸟类)在弯曲的溪水边聚集,莺燕在花枝间啼鸣,落花纷飞,画面既优雅又充满活力。
尾联“贤榻获陪文字饮,不嫌踪迹间云泥”表达了诗人的荣幸之情。他能与贤能之人同席,参与这场以诗文会友的宴会,即使自己身份卑微(“云泥”比喻地位悬殊),也不被嫌弃,显得谦逊而感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日宴会的雅致和文人之间的情谊,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