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朝鲜使臣宴 其一

文轨通函夏,衣冠捧御筵。
万方来贡日,四海太平年。
湛露承尧酒,薰风被舜弦。
滥陪欣颂赏,窃吹仰钧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招待朝鲜使臣的盛大宴会,展现了明朝时期天朝上国的繁荣气象和外交礼仪的庄重氛围。

前四句写宴会背景:国家统一强盛("文轨通函夏"指文化制度通行华夏),官员们盛装出席宴会。万国来朝进贡,天下太平祥和——这些描写突出了明朝作为宗主国的威严与盛世景象。

中间两句用典故美化宴会:"尧酒"比喻皇帝赐的美酒像上古圣君尧的酒一样醇美,"舜弦"形容宴乐像舜帝时代的音乐一样和煦动人。这两个上古明君的典故,既夸赞了当朝皇帝的圣明,也烘托出宴会的典雅氛围。

最后两句是作者自谦:说自己能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宴会实在荣幸("滥陪"是谦称不配参加),听到天籁般的音乐("钧天"指天庭仙乐)更觉敬畏。这里既保持臣子应有的谦卑姿态,又暗中表达了对这场彰显国威的宴会的赞叹。

全诗通过盛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作为东亚核心的外交威仪,既有"万国来朝"的宏大叙事,又有"窃吹仰钧天"的细腻感受,在庄严中透着几分生动的宴会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