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张以蒙去庐陵(今江西吉安)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
前两句写回忆与现实交织:诗人说自己二十多年前曾乘船去过吉州(庐陵的古称),如今又在这里送别友人,有种时光轮回的感慨。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庐陵的特点:
1. "山半有田"写当地百姓勤劳,连山坡都开垦成田地;
2. "夜深无巷不书声"用夸张手法表现当地读书风气浓厚,家家户户深夜都在读书;
3. "分符寄"指友人受命管理这片区域;
4. "抚字真劳"说友人要体恤百姓,认真处理政务。
最后两句是暖心叮嘱:等你去省城述职完毕,我们还能像在彭城(今徐州)时那样,冒着风雨畅谈往事。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暗含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福。
全诗亮点:
- 用"书声"这个细节展现庐陵文化底蕴
- 将送别之情与对友人政绩的期待自然结合
- 结尾的"风雨话彭城"既有画面感又显情谊深厚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