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登嵩岳感怀》通过登山远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叹,同时流露出深沉的愁绪。
开头两句"昔诵嵩高峻,今知乔岳尊",诗人说以前只是听说嵩山很高,现在亲自登临,才真正感受到它的雄伟。这里通过对比"听说"和"亲历",突出了嵩山的壮观。
中间四句描写登高所见:紫微星仿佛连通着天庭,黄色的云气环绕着天门(形容山顶云雾缭绕的仙境景象);在山腰处想起伊河洛水,在平原上远眺陆浑(都是附近的地名)。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嵩山的高耸入云,又通过地名勾连起广阔的地理空间。
最后两句"春心千里度,极目总愁魂"是情感转折。虽然眼前是壮丽的春景,但极目远望时,诗人的心情却突然变得忧愁。这种愁绪可能源于对家国的牵挂,或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给全诗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全诗最巧妙之处在于:前六句极力描写嵩山的雄伟和视野的开阔,为最后突然出现的愁绪做了铺垫和反衬——越是壮丽的景色,越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让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