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四首 其一
茂陵不为伤秋病,西风自吹人瘦。
天阔雁书稀,只恨凝蛾袖。
麝烟寒易烬,剩断梦、年年依旧。
离绪无端,俊游都谢,那禁杯酒。
雨骤。
战长宵,梧桐树,叶叶乱捎鸳甃。
任道不销魂,到销魂时候,黄花开过否?
第一是、重阳前后。
拼夜阑挑尽篝灯,与影儿厮守。
天阔雁书稀,只恨凝蛾袖。
麝烟寒易烬,剩断梦、年年依旧。
离绪无端,俊游都谢,那禁杯酒。
雨骤。
战长宵,梧桐树,叶叶乱捎鸳甃。
任道不销魂,到销魂时候,黄花开过否?
第一是、重阳前后。
拼夜阑挑尽篝灯,与影儿厮守。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女词人张炎的作品,名为《徵招四首 其一》。通过现代语言的解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背景设定: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词人身处茂陵(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名或只是泛指的一个环境),感到秋天的凄凉和自己的孤独。西风凛冽,吹得人消瘦,天高云淡,大雁南飞,词人的思绪随着秋风飘向远方,显得有些孤单。
2. 情感表达:词人提到“天阔雁书稀”,这里的大雁虽未直接寄信,但词人对她(指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犹如大雁一般,飞越辽阔的天际,却难以传递。她指的“凝蛾袖”表达的是自己心中的忧伤。
3. 室内情景:词人在室内点燃了香料,但香气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变得稀薄,香烛也快要燃尽,如同她的心情一样,忧郁而又难以持久。梦境中的离愁别绪,即使过了多年,仍然如同往年一样难以更改。
4. 情感积累:秋天的夜晚,词人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时光,这些回忆在酒宴上更显得凄凉,让她更加思念过去。特别是雨后梧桐叶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分离的忧伤。
5. 对抗忧伤:她试图找出一些短期的欢乐,比如菊花开放的时刻,还有重阳节前后,希望能用这些短暂的快乐来抵消忧伤。但最终,她还是选择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挑灯,与自己的影子相伴,以此来对抗心灵的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于秋天的忧伤、对远方人的思念以及她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疗愈内心伤痛的复杂情感。整个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词人在面对孤独和思念时的执着与无奈。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