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诗三十首 其十一

三韩残破似辽西,并海缘边尽鼓鼙。
东国巳非箕子国,高骊今作下句骊。
中华未必忧寒齿,群虏何当悔噬脐。
莫倚居庸三路险,请封函谷一丸泥⑴。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狱中杂诗三十首 其十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身处狱中,对时局混乱、边疆动荡的深深忧虑。接下来我逐句为你解析:

1. “三韩残破似辽西,并海缘边尽鼓鼙。”
这句描述了边疆的战事和破坏。三韩可能是指朝鲜半岛的古称,辽西则是一个古代地名。诗人说三韩像辽西一样遭受了破坏,边疆地带战争不断,鼓声不断响起,暗示战争频繁。
2. “东国巳非箕子国,高骊今作下句骊。”
这里“东国”指的是朝鲜半岛,诗人提到“箕子”,他是商朝末年的人物,曾在那里建立过一个政权。但诗人说现在那里已经不是箕子的国家了,可能意指半岛的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高句丽是古代的一个政权名称,这里诗人用“高骊今作下句骊”来形容局势的恶化或政权的衰落。
3. “中华未必忧寒齿,群虏何当悔噬脐。”
诗人说中原(中华)的人民并不一定会因为寒冷(可能是暗指困难、危机)而感到担忧或害怕。而敌人(群虏)最终会后悔他们的行为(噬脐,可能暗指敌人做出的错误决策或行动)。
4. “莫倚居庸三路险,请封函谷一丸泥。”
这里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地理上的险要(居庸,可能指某个险要的地点),因为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外在的环境,而是要靠内部的团结和决心。最后一句“请封函谷一丸泥”意味着即使有一小片地方被封闭(函谷是古代的一个关隘),只要人们团结一心,也能守住这片土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他担心边疆的战事、政权的更迭以及人民的安危,并鼓励人们团结起来面对困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