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竹图

深谷香风泛紫兰,云根斜倚碧琅玕。
若为尽化黄金色,应是西山返照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高雅的兰竹图景,用自然意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两句"深谷香风泛紫兰,云根斜倚碧琅玕"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幽深山谷中飘着兰花的清香,紫色的兰花在风中摇曳;青翠的竹子(碧琅玕)斜倚在山石(云根)旁。这里用"紫兰"和"碧竹"两种高洁植物,营造出清雅脱俗的氛围。

后两句"若为尽化黄金色,应是西山返照看"是诗人的想象:如果说整幅画都变成了金黄色,那一定是西山的晚霞映照所致。这个转折很巧妙,从静态画面联想到动态的自然光影,让整幅画突然"活"了起来,增添了梦幻色彩。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物(兰、竹、山、光)组合出意境深远的画面
2. 从视觉(紫、碧、金黄)、嗅觉(香风)、触觉(风)多角度描写
3. 最后两句的想象让画面产生光影变化,突破了一般题画诗的静态描写
4. 通过兰竹的高洁品质,含蓄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俗、澄明高远的精神境界。就像欣赏一幅水墨画,在简淡中见深远,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