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秋山楼阁图,传递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杰阁逶迤秋色老,霜林掩映暮峰横"勾勒出秋日山景:雄伟的楼阁蜿蜒在深秋的山间,经霜的树林与黄昏的山峰相互映衬。"老"字用得巧妙,既点明深秋时节,又赋予秋色一种沧桑美感。
后两句"居人自有閒中伴,坐对飞流意不惊"转向人物:住在山中的主人有闲适的生活为伴,即使面对飞泻的瀑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这里的"飞流"不仅是实景,更暗喻尘世的喧嚣,而"意不惊"则展现了主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全诗通过秋山、楼阁、飞瀑等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赞美了隐居者不为外物所扰的淡泊心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