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儿背
夷陵江前石儿背,连江石壁缘江皋。
苍云划开几千尺,沙石大小相粘包。
下有激湍声怒号,舟子攀蹑轻猿猱。
径微磴绝不可度,寒风飒飒吹霜涛。
半壁流泉湿袅袅,阴崖孤树青高高。
忽然突转疑堕裂,洞门藓合荇薇毛。
岩头亦有数丛竹,岁晚江空犹自绿。
苍云划开几千尺,沙石大小相粘包。
下有激湍声怒号,舟子攀蹑轻猿猱。
径微磴绝不可度,寒风飒飒吹霜涛。
半壁流泉湿袅袅,阴崖孤树青高高。
忽然突转疑堕裂,洞门藓合荇薇毛。
岩头亦有数丛竹,岁晚江空犹自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壮丽的江边石壁景象,充满动感和生命力。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带我们走进这个惊险又奇妙的世界。
开篇直接点出地点——夷陵江边的"石儿背",那里有连绵的石壁沿着江岸延伸。诗人用"苍云划开"的夸张手法,形容石壁高耸入云,仿佛把天空都劈开了。石壁上大大小小的沙石紧紧粘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纹理。
接着诗人把镜头拉近:石壁下方江水湍急,发出愤怒的吼声。船夫们像灵活的猿猴一样在石壁上攀爬。"径微磴绝"四个字生动表现出山路的险峻——小路狭窄,石阶几乎断绝,常人根本无法通过。寒风吹过,带着江水的湿冷气息。
诗中还捕捉到许多动人的细节:半山腰的泉水像飘带般流淌,背阴处的孤树傲然挺立,青翠夺目。最精彩的是"忽然突转"的描写——山路突然转弯,让人心惊胆战,仿佛要坠入深渊。转过弯后,看到长满苔藓的洞口,野草藤蔓丛生。
结尾处,诗人注意到岩顶的几丛竹子。在寒冷的季节里,万物凋零,唯有这些竹子依然保持青翠,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顽强的生机。
全诗通过远近景交替、动静结合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雄奇险峻,又透露出勃勃生机。诗人用"疑堕裂"这样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行走在险路上的紧张感。最后以竹子的"岁晚犹绿"作结,暗示着自然界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