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居厚寺簿

始见偏何晚,新知不太深。
书来浑一束,情厚有兼金。
悄悄中宵别,哀哀万古心。
有怀终挂剑,雪涕独难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徐居厚的作品,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哀思。

开头两句"始见偏何晚,新知不太深"写得很实在:我们相识太晚,交情还不够深。这种遗憾反而更显真实,说明作者不是客套,而是真心惋惜没能和这位朋友有更多相处时光。

"书来浑一束,情厚有兼金"用比喻说:虽然收到的书信只有一束,但情谊比黄金还贵重。这里用具体的事物(书信、黄金)来比喻抽象的感情,让人容易理解。

"悄悄中宵别,哀哀万古心"写得很有画面感:在寂静的深夜永别,这份哀伤将永远留在心里。"万古心"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但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失去挚友的痛楚。

最后两句最动人:"有怀终挂剑,雪涕独难禁"。这里用了"挂剑"的典故(古人把剑挂在亡友墓前表示不忘旧情),但用得很自然,意思是:我会永远记得你,想到你就忍不住流泪。"雪涕"(擦眼泪)这个动作描写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作者一边擦泪一边写诗的样子。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朋友间聊天一样自然,但字字含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中的深情——明明很伤心,却不用大哭大闹的方式表达,而是通过深夜独处、默默流泪这些细节来呈现,反而更显真挚。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中国传统悼亡诗的魅力所在。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