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题钱舜举画华清上马图

海棠醉骂东风懒。兜不上行云一片。沉香弦索催春晚。珍重紫骝翠扇。

问鼙鼓马嵬惊散。偏好杀三郎不管。名花总入伤心传。怕对锦袿玉面。

现代解析

这首词借一幅描绘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画作,讽刺了帝王贪恋美色误国的历史悲剧。

上片用拟人手法写画中场景:海棠花(暗指杨贵妃)醉醺醺地埋怨春风太懒,连一片行云都托不住。这里用"兜不上行云"暗指唐玄宗沉溺享乐,耽误朝政。后两句描写华清宫歌舞升平的场景:沉香木做的琴弦催促着春天快点过去(暗示好景不长),珍贵的紫骝马和翠羽扇这些奢华物件都被小心保管着。

下片直接点明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时马嵬坡的惊变中,唐玄宗(三郎)为自保竟不顾杨贵妃死活。最后两句是词人的感慨:绝色美人总成为伤心故事的主角,连画中锦衣玉面的形象都不忍细看。

全词妙在: 1. 用"海棠醉骂"这样生动的拟人开场 2. "行云"双关既写实景又暗喻朝政 3. 通过奢华物件反衬悲剧结局 4. 结尾"怕对"二字道出无限唏嘘

词人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画面细节和巧妙比喻,让读者自己体会帝王昏庸带来的悲剧,这种含蓄的讽刺手法更显高明。

龚鼎孳

龚鼎孳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