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水张兼岳宿守兼素弟一峰先生戚也

西山眉宇阁清秋,何处骑驴自宿州。小榻一年三敝馆,青灯十语九金牛。

老怀天下惟张觷,吾弟苏家又子由。何日湖西寻宿草,吞声同上水心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张兼岳的朋友,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西山眉宇阁清秋,何处骑驴自宿州"描绘了秋高气爽的景象,用"骑驴"这个意象暗示朋友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宿州"可能是朋友居住的地方。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情谊:"小榻一年三敝馆"说朋友经常来访,连床榻都磨损了;"青灯十语九金牛"写两人灯下长谈,话题多是高尚的理想("金牛"象征珍贵的事物)。"老怀天下惟张觷,吾弟苏家又子由"将朋友比作古代贤士张觷,又像苏轼的弟弟苏辙一样亲密。

最后两句"何日湖西寻宿草,吞声同上水心楼"最动人:诗人期盼有一天能和友人同游湖西,在长满野草的地方默默登楼远眺。"吞声"二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知己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具体的日常场景,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淡泊的人生追求。最打动人心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那种"一年三敝馆"的频繁往来、"同上水心楼"的心灵相通,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人友情的温暖。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