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淳于公归养

年少复家贫,悬车去养亲。
铜扉沾美命,彩服称閒身。
纯孝敦时俗,高风似古人。
禁林荣华者,羞见二毛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年轻人辞官回家照顾父母的故事,用简单温暖的语言传递了孝顺比功名更重要的价值观。

前四句像讲故事一样交代背景:主人公虽然年纪轻轻又家境贫寒,却毅然放弃官职("悬车"指辞官),回家侍奉双亲。皇帝赐予的铜门官印("铜扉")固然光荣,但比不上穿着便服陪伴父母的闲适生活。这里用"彩服"这个温馨的细节,展现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比官场荣耀更珍贵。

后四句升华主题:这种纯粹的孝心("纯孝")能感化社会风气,主人公的高尚品格像古代的贤人。最后两句最妙——那些在官场追逐富贵的人("禁林荣华者"),看到主人公两鬓斑白("二毛"指白发)仍坚守孝道,都会感到羞愧。这里用对比手法,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人生价值。

全诗没有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选择亲情不是牺牲,而是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生命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中传递的孝道观念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

王旦

(957—1017)宋大名莘县人,字子明。王祜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契丹进犯,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尝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天禧元年,以疾罢相。卒赠太师,谥文正。有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