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江畔的萧瑟画面,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浓浓的愁绪。
前两句写景:昌国寺前的枫树染上秋色,琵琶洲上的晚云也仿佛带着忧愁。这里用"枫树秋"点明季节,而"暮云愁"则让自然景物带上了人的情感,为全诗定下忧郁的基调。
后两句由静转动: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水流声变得急促。诗人听到这急促的滩声,突然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感觉这水声就像是当年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时流下的泪水,至今还未干涸。
全诗妙在将眼前实景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潮声化泪声,地理上的琵琶洲与《琵琶行》的琵琶形成互文。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情的自然过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愁绪。诗中没有一个"愁"字,却通过枫树、暮云、潮声等意象,把忧愁渲染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