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乾坤剖兮建两仪,刚柔分兮有险夷。咨中岳兮据崔嵬,叹衡林兮独倾亏。
增陊峭兮甚䧢陁,鲧莫涉兮禹不窥。仰王禽兮又崎危,俯泷渊兮怛以悲,岸参天兮无路蹊。
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若雷。或抱货兮以从利,或追恩兮以赴义。
汎舟楫兮有不避,沉躬躯兮有玄池。委性命兮于芒绳,潜寒慄兮不皇计,泛随流兮殆忘归。
懿贤后兮发垩英,闵不通兮治斯溪。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促兮导曲机,推六泷兮弱其势。
遏泌汨兮散其波,威怒定兮混灡灡,息聊啾兮逝□□。
□□□兮蛟龙藏,陆夫唱兮舻人歌,名冠世兮超逾伦。
今称扬兮铿流沙,功斐斐兮镇海裔,君乎君乎寿不訾。
现代解析
这首《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人生险阻,歌颂了一位治理水患的贤能官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自然险境的震撼描写 开篇用"天地分开形成山河"的宏大画面,引出桂阳地区险恶的地理环境:陡峭的山岳像要倾倒,深谷连大禹都不敢探查,悬崖高得看不见路,河底乱石让水流轰鸣如雷。这些描写不是单纯写景,而是为后文治水功绩做铺垫。
二、两种人生选择的对比 在这样危险的水域里,人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商人冒险行船求利,另一种是义士为报恩而赴险。用"把性命系在细绳上""冷得发抖也顾不上"等白描手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生存的艰难。
三、治水功臣的永恒赞歌 后半段集中赞美周府君治水的功绩:他填平巨石、疏导急流、削弱六处险滩的水势,最终让怒吼的河水变得平静,连蛟龙都躲藏起来。最后用"名声传遍沙漠""功绩镇守海边"等夸张手法,强调他的影响深远。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自然险境"与"人力改造"的强烈对比:前半段越是渲染自然环境的可怕,后半段治水成功的意义就越突出。这种"以景衬人"的手法,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两千年前那位地方官为民除害的伟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