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高沙白魝记天如,葵扇桃笙度日居。
诗里燕虫时漫与,醉中鸥鸟正于胥。
忽遭唤起披金甲,自笑平生论石渠。
身世万端谁得料,一番江雨又成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闲适与动荡交织的生活状态,充满自嘲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写悠闲生活:诗人用"高沙白魝"(可能是某种鱼)和"葵扇桃笙"(蒲扇和竹席)这些日常物品,勾勒出夏日乘凉的闲适场景。写诗时像燕子啄虫般随性,醉酒后与鸥鸟为伴,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逸情趣。

后四句突然转折:突然被征召披上战甲(金甲),诗人自嘲曾经还在石渠阁(皇家图书馆)高谈阔论。最后两句是人生感悟:命运无常难以预料,就像江上骤雨过后,自己又成了那个被雨水打湿的孤独身影。

全诗通过"葵扇"到"金甲"的强烈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最动人的是结尾的"江雨"意象,把人生际遇比作捉摸不定的风雨,湿漉漉的余韵中透着无奈与豁达。这种从日常小事中提炼人生哲理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