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尝一到庐山再游已三十年矣感怀二首 其二

香炉峰顶紫烟凝,三峡桥边雪浪惊。
不为迂疏成远谪,岂能萧散个中行。
云霞映带松萝色,殿阁深严钟磬声。
回首世缘真梦幻,故应长此寄浮生。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庐山再游三十年后的感怀之作。让我们逐句分析:

1. “香炉峰顶紫烟凝”:香炉峰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诗人在此描述其山顶紫烟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
2. “三峡桥边雪浪惊”:这句话描绘了庐山附近三峡桥边的景象,桥边雪浪翻滚,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通过这一景象,作者展现了自然的壮观和浩渺。
3. “不为迂疏成远谪”:这句诗似乎带有一些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诗人可能曾经因为某些原因被远谪,但他并不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迂腐或疏忽导致的。这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内心的坚定。
4. “岂能萧散个中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尽管人生有时会有不如意,但他不会因此而沮丧或消沉,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坚定。
5. “云霞映带松萝色”:这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云霞与松萝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谐。
6. “殿阁深严钟磬声”:这句话描绘了庐山寺庙的庄重和宁静,钟磬的声音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也暗示了诗人在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沉浸在宗教的氛围中。
7. “回首世缘真梦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回首过去的人生经历,觉得仿佛是一场梦,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8. “故应长此寄浮生”:最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打算和期待。他决定继续将浮生的时光寄托在自然和宗教之中,寻求心灵的平静和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庐山美景的欣赏,对于人生的态度和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打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