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乐轩

乾坤有清气,付与贤者乐。
贤者乐其清,所乐应不浊。
鸣蝉乐饮露,聚蚁乐慕膻。
岂不同其乐,斯乐有间焉。
鸢飞乐乎天,鱼跃乐乎水。
察彼俯仰间,谁能知乐此。
彼乐或在外,此乐乃在中。
外乐易消歇,内乐无终穷。
蒙也乐濠梁,尹也乐莘野。
欲知圣贤乐,孔颜真乐者。
郑公乐其天,乐清以名轩。
清与乐俱有,动静无不然。
山以乐吾仁,水以乐吾智。
居乐适其安,行乐随所寄。
人知使君乐,不知使君心。
安得穆清风,乐哉以长吟。

现代解析

这首《清乐轩》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人物的观察,表达了对“清乐”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诗的开头


“乾坤有清气,付与贤者乐。”
—— 大自然中蕴含着清新纯净的气息,它赋予有德行的人们快乐。这里的“清气”象征着纯净和美好,强调了自然的赐予。

贤者的快乐


“贤者乐其清,所乐应不浊。”
—— 有德行的人们在欣赏这种纯净时,他们的快乐是纯粹的,不会被世俗的杂念所污染。这里强调了内心的纯净是真正的快乐源泉。

自然界的快乐


“鸣蝉乐饮露,聚蚁乐慕膻。岂不同其乐,斯乐有间焉。”
—— 鸣蝉快乐地喝着露水,蚂蚁快乐地追求香气,虽然它们的快乐形式不同,但它们的快乐都是来自自然。这说明快乐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同生命体都能从中获得快乐。

高飞和入水的快乐


“鸢飞乐乎天,鱼跃乐乎水。”
—— 鸢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感到快乐,鱼儿在水中跳跃也感到快乐。这进一步说明了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快乐方式。

人类的快乐


“察彼俯仰间,谁能知乐此。”
—— 观察这些自然界的生物,谁能说清它们的快乐呢?这里提醒我们,真正的快乐往往需要细心品味和体验。

内在与外在的快乐


“彼乐或在外,此乐乃在中。外乐易消歇,内乐无终穷。”
—— 有的快乐在外在世界,有的快乐内在心间。外在的快乐往往短暂易逝,而内在的快乐却能永恒不变。强调了内在平静和内心的满足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圣贤的快乐


“蒙也乐濠梁,尹也乐莘野。欲知圣贤乐,孔颜真乐者。”
—— 蒙武和尹文乐于简单的生活环境,孔子和颜回则是快乐的典范。圣贤的快乐在于他们对生活的简单和满足,他们的心灵是纯净而快乐的。

诗人的快乐


“郑公乐其天,乐清以名轩。清与乐俱有,动静无不然。”
—— 郑公因为大自然的美好而感到快乐,并且以“清”字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无论是在动还是在静的状态,这种快乐都贯穿始终。

居住和行路的快乐


“山以乐吾仁,水以乐吾智。居乐适其安,行乐随所寄。”
—— 山可以让我感受到仁慈,水可以让我感受到智慧。无论居住还是行走,都能感到快乐和平静。

人生的大乐


“人知使君乐,不知使君心。安得穆清风,乐哉以长吟。”
—— 人们只知道我快乐,却不知道我内心真正的快乐。希望能有甘甜的清风,让我永远快乐地吟诵。

总结


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内心世界的纯净,展示了快乐不仅仅是外在的享受,更是内在心灵的一种满足。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回归内心的纯净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