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民国时期的一位镇长写给自己的辞职信,表达了他对过去几十年从教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思考。
第一句“勉执教鞭数十年”,诗人回顾了自己几十年从教的经历,“执教鞭”指的是担任教师。他提到自己努力地教书育人,时间长达数十年,这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持。
第二句“朝吟夕诵被牵连”,说明他在教学生活中,从早到晚都沉浸在教育工作中,甚至生活也被工作所牵连。这反映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辛勤付出。
第三句“况今岁已周花甲”,诗人在说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接近花甲之年。“花甲”指的是六十岁,这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岁的感慨。
最后一句“自问犹难种砚田”,诗人用了一个比喻,他说自己已经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就像是不能继续耕种砚台田一样。这里的“种砚田”是指继续从事教育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能否继续教书的犹豫和自我质疑。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从教经历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告别事业的无奈和不舍。这种深情而略带惆怅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晚年面对告别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