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
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曾月塘带着两个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开头四句像老友聊天:曾君在我家住了五六年,我们心灵相通毫无隔阂,现在突然要分开真舍不得。这里用"心迹两相忘"形容知己情谊,就像现代人说"好到不分彼此"。
中间用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夸赞曾家父子: - 说曾月塘年轻时就像刚出土的宝玉(初冠怀奇品),才华横溢但还没遇到伯乐(玉温未易售) - 用桃李结果、松竹长青比喻他们虽然年纪渐长但更加优秀 - 把父子三人比作历史上的文学世家"二宋"和"三苏",说他们各有所长
最有趣的是考试建议:诗人像过来人一样叮嘱"弟弟可以先考,哥哥要让着点"(弟先兄合让),还提醒要注意考场礼仪(父在礼无方),这些细节让严肃的送别变得温馨。
最后四句最动人:诗人目送他们踏上赶考路,想象着邮差传送喜报的场景(邮程姓字香),却谦虚地说"孩子们这么优秀,倒让我这个老师惭愧了"。这种既骄傲又自谦的语气,特别能体现中国传统文人含蓄的情感表达。
全诗就像一幅古代送子赶考的风俗画,既有"多年老友"的温情,又有"望子成龙"的期待,还藏着"科举不易"的人生感慨。诗人用松竹、琴剑这些传统意象,把一场普通送别写出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