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兄伯让生(至治丙寅以甲午岁饥因商遇寇害)

重利轻生死,哀哉负所天。
青山空有恨,白骨葬无阡。
忍听慈亲哭,谁为弱弟怜。
几回风雨夜,欹枕泪潺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弟弟写给遇害兄长的沉痛悼念,字字血泪,充满对亲人逝去的悲痛与无奈。

首联"重利轻生死,哀哉负所天"直接点明悲剧根源:兄长为了谋生("重利")外出经商,却轻视了乱世中的生命危险,最终遇害。弟弟既痛心兄长为生计铤而走险,又哀叹他辜负了作为长子("所天"指家中顶梁柱)的责任。

颔联"青山空有恨,白骨葬无阡"用强烈对比写出惨状:本应充满生机的青山,如今只剩怨恨;连兄长的尸骨都找不到("无阡"指没有坟墓),凸显乱世中人命如草芥的残酷。

颈联转到生者的痛苦:"忍听慈亲哭,谁为弱弟怜"——老母亲终日以泪洗面,而失去兄长的弟弟再也无人庇护。这两句通过母亲哭声和弟弟无助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家庭支柱倒塌后的凄凉。

尾联"几回风雨夜,欹枕泪潺湲"是最动人的画面: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弟弟斜靠着枕头泪流不止。"风雨夜"既是实景,也象征人生苦难,而"泪潺湲"(泪水不断)这个比喻,把无形的悲伤化作可见的流水,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份绵延不绝的思念。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沾满泪水的家书,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尽战乱年代普通家庭的悲剧。特别是反复出现的"哭""泪""恨"等字眼,层层加深了哀痛情绪,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能穿越七百年,触摸到那份手足情深和乱世之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