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篷(己巳)

平铺一面席,高出四边墙(查慎行)。
雨似撑船听,风疑露顶凉(坤)。
片阴停卓午,仄景入斜阳(彝尊)。
忽忆临溪宅,松毛透屋香(慎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凉棚下的闲适场景,通过几位诗人的联句拼成,充满生活趣味和画面感。

开头两句用"席子"和"矮墙"勾勒出凉棚的简易构造,就像我们现在搭的遮阳棚。中间四句特别生动:雨声像划船时的水声,风吹过头顶带来凉意,正午的阴凉和斜阳的光影交替。这些描写调动了听觉、触觉和视觉,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结尾笔锋一转,由眼前的凉棚联想到溪边住宅,松针的清香透过屋顶飘来。这个突然的回忆让整首诗有了更深的韵味,把简单的乘凉体验升华成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写得清新脱俗,几位诗人的句子衔接自然,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夏日气息的立体空间。我们读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物理上的凉爽,更能体会到心灵上的闲适,这种对日常小确幸的捕捉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