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每忆西湖上,青帘卖酒亭。
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声。
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
因循春又晓,风絮搅空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西湖春景的回忆和思念,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每忆西湖上,青帘卖酒亭"直接点明主题,写作者常常想起西湖边上挂着青色帘子的卖酒亭。一个"忆"字带出全诗都是对往事的追忆。

颔联"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声"用两个精巧的比喻:柳条像鱼鳃般翠绿,马蹄踏过落花发出声响。这里把静态的柳条比作动态的鱼鳃,又用马蹄声反衬环境的幽静,动静结合的手法很巧妙。

颈联"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写寒食节时走过的路,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屏风上的场景。寒食节在清明前,点明时间是暮春时节。"入梦"二字暗示这些回忆常出现在梦中。

尾联"因循春又晓,风絮搅空冥"写春天不知不觉又到清晨,风中柳絮飞舞,搅乱了天空。这里的"因循"有光阴流逝之意,"空冥"指天空,柳絮纷飞的景象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惆怅。

全诗通过回忆中的几个典型画面:酒亭、柳条、落花、马蹄、寒食、晴窗、风絮,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西湖春景图。语言清新自然,比喻新颖,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春色的深切怀念。最妙的是结尾的风絮意象,既写景又抒情,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悠远。

赵汝谈

(?—1237)宋宗室,居馀杭,字履常,号南塘。以荫补将仕郎。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任江西安抚司干办等职。曾佐丞相赵汝愚拥立宁宗。历通判嘉兴府、知无为军,有循吏名。宁宗嘉定六年,金国内乱,献料敌、备边二策。理宗初,因疾去官,杜门著述。端平间,以礼部郎官召,复疏边事及楮法。累官至权刑部尚书。卒谥文恪,一作文懿。于经、子、《通鉴》、《杜诗》皆有注。有《介轩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