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二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方复大的朋友,送他去宣城当学官(类似今天的教育官员)。全诗用亲切的口吻讲述了方家的家族渊源、对方复大的欣赏,以及临别时的嘱托。

前四句讲方家的历史:方家祖上在南汉时期(五代十国之一)就来到南方,家族开枝散叶很兴旺。提到歙县的真应仙翁墓和严子陵钓台旁的玄英祠,这些都是方家先贤的纪念地,暗示方复大出身名门望族。

中间两句夸赞方复大:虽然我们只是同宗兄弟偶然相识,但你(方复大)和你的儿子们都很有才情,总能写出好诗。这里"子我"可能指方复大的儿子们,也可能是对方复大的亲切称呼。

最后两句是俏皮的嘱咐:路上不用带什么瓜果点心(花瓜颗指雕花的瓜果点心),但一定要记得把你们梅老(可能指方家前辈或当地文人)留下的诗篇寄给我看看。在轻松玩笑中,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全诗就像一封家常信,既有对朋友家世的尊敬,又有对他才华的欣赏,最后还不忘叮嘱保持诗文往来。通过家族典故和日常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既重传统又重情谊的交往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