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甲午端午坐雨上海博物馆最高楼,有怀黄公渚教授孝纾青岛,因用无住词韵,倚此寄之(一九五四年)
却吊灵均谁赋手,都门执别匆匆。
榴花映发醉颜红。
邀君从起废,高咏庶人风。
嚼饭与人资呕哕,斜吹细雨楼东。
骚怀只有故人同。
韩豪兼岛瘦,并入四弦中⑴。
榴花映发醉颜红。
邀君从起废,高咏庶人风。
嚼饭与人资呕哕,斜吹细雨楼东。
骚怀只有故人同。
韩豪兼岛瘦,并入四弦中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1954年端午节,作者在上海博物馆高楼避雨时,怀念青岛好友黄孝纾教授而作。全词通过端午怀人的传统题材,展现了知识分子间的深厚情谊。
上阕开篇用"灵均"(屈原)点明端午时节,感叹如今缺少能悼念屈原的才子。"都门执别"回忆与友人匆匆分别的场景,石榴花映红醉脸的描写,既符合端午时节特征,又暗喻两人曾把酒言欢的往事。"起废"指重新振作,邀请友人一起高咏"庶人风",展现他们不慕权贵的文人风骨。
下阕"嚼饭与人"用典(佛教故事)暗指自己词作可能不够精妙,像嚼过的饭令人作呕,这是自谦之词。"斜吹细雨"既写实景,又营造惆怅氛围。"骚怀"句点明只有老友能懂自己的文人情怀。结尾用"韩豪"(韩愈的雄浑)、"岛瘦"(贾岛的清瘦)比喻两人不同的文风,说这些风格都融入了琴弦(暗指诗词唱和)之中,体现他们艺术上的惺惺相惜。
全词特色在于:把传统端午怀古与现代知识分子情怀结合,用"高咏庶人风"等句彰显独立人格;善用对比手法(韩豪/岛瘦),展现友人间的互补关系;自谦中见真情,细雨高楼的环境描写与怀人情绪自然融合,展现了传统文人的含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