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

明堂天子昔登坛,御道风流拥汉官。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

白云忽向封中出,玉牒谁从箧里看。此日满朝求禅草,相如早晚入长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登坛祭天的盛大场景,以及当时朝廷上下对祥瑞征兆的重视。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庄严与神秘交织的氛围。

前两句写皇帝从前在明堂举行祭祀的场面:御道上挤满了风光的汉朝官员,烘托出典礼的隆重。中间四句用几个经典意象——从海上照来的天光映动着三座神坛、春寒中挺立的五棵松树、突然从祭坛飘出的白云、无人得见的神秘玉册——这些都在渲染祭祀时的神圣氛围,也暗含了对天意难测的感慨。

最后两句转到现实:现在满朝官员都在寻找能撰写封禅文章的才子,暗示着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文豪很快就会被召入京城。这里透露出朝廷对祥瑞征兆的渴求,以及文人在这种政治环境中的重要性。

全诗最妙的是将历史典故(汉武帝封禅)与现实期待相结合,通过庄严的祭祀场景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朝廷正在寻找祥瑞征兆,文人即将受到重用"这一深层含义。诗中"白云""玉牒"等意象既神秘又典雅,让读者感受到古代国家祭祀的宏大与神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