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法传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泛溪边般若航。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
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境界,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禅意。

前四句像一组生活镜头:在檀香树林中修行的老僧人(支郎是僧人的别称),偶尔会乘着小船在溪流中漂游。吃饭时分享着寺庙的斋饭,午后在窗前与友人同卧清简的禅床。这些画面透露出僧人远离尘嚣、简单自在的生活状态。

五六句用比喻手法写修行境界:僧人像千年古木般在云山间静坐修行,而世俗生活就像桑树上的春蚕,停留三天就会离开。这里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修行需要恒心,而世俗诱惑都是短暂的。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想和这位僧人结下来世的佛缘(莲社是佛教团体),因为僧人身上那种超脱世俗的气质令人向往。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和自然意象,传递出对清净修行生活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