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慧清上人漫兴诗韵 其一

春风瑶草遍芳畦,兰若应来上士栖。
点屐苍苔缘石磴,营巢紫燕啄香泥。
汲泉供佛瓶光合,挥麈谈禅锡影齐。
丈室慈颜如宝月,夜深同照法轮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春景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1. 春风瑶草遍芳畦
描述了春天到来时,瑶草(即色泽美丽的草)布满了美丽的花田。这里用“瑶草”比喻寺庙内的花草,充满了生机与美丽。

2. 兰若应来上士栖
“兰若”是寺庙的别称,“上士”指的是高洁的僧人。这句话告诉我们,高洁的僧人们应该会在这样的寺庙中栖息,暗示寺庙环境的清净与雅致。

3. 点屐苍苔缘石磴,营巢紫燕啄香泥
通过描述僧人踩过青苔的小路,紫燕筑巢的情景,表现了寺庙生活的安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4. 汲泉供佛瓶光合
诗人提到了僧人们从泉水中汲水,用以供奉佛像,这里通过汲水的动作,体现了僧人们对佛的虔诚之心。

5. 挥麈谈禅锡影齐
挥麈(麈是一种古时候用来拂尘的工具,这里代指谈禅时用的拂尘)的动作象征着僧人们在探讨佛法时的氛围,而“锡影齐”则描绘了锡杖(僧人常携带的法器)在僧人们身边一同闪烁的景象,展现了僧人们在修行时的和睦一致。

6. 丈室慈颜如宝月,夜深同照法轮西
“丈室”指的是僧人们的房间,这里的“慈颜如宝月”比喻僧人们的面庞如同宝石般明净,传递着慈悲与智慧。最后一句则描绘了夜晚僧人们共处一室,共同修行的情景,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修行的持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寺庙的风光与僧人们的生活,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谐以及僧人们对佛法的虔诚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