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褚武良以尚书出为安东诗

荡荡大晋,奄有八荒。
畿服既宁,守在四疆。
桓桓褚侯,镇彼遐方。
变文膺武,武步龙骧。(一章)
武有七德,众鲜克举。
帝用是难,训咨既普。
虽有周亲,唯能是与。
大周之吉,归美于褚。(二章)
褚侯之迈,人望实大。
企彼江淮,眇焉如带。
智名不彰,能功斯废。
靡德而称,靡仁而赖。(三章)
济济百辟,穆穆皇朝。
虽则异事,谁非同寮。
出者眷之,处者恋之。
情发于中,用著斯诗(○文馆词林百五十六。)。(四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西晋时期写给一位名叫褚武良的官员的赠别诗,赞美他奉命出任安东的功绩和品德。全诗分为四章,语言庄重典雅,充满对褚武良的敬仰之情。

第一章开篇先歌颂晋朝的强盛和疆域的辽阔,然后引出褚武良镇守边疆的功绩。"桓桓"形容他威武雄壮,"变文膺武"指他能文能武,"武步龙骧"用龙腾跃的比喻展现他的英姿。

第二章用典故赞美褚武良的武德。周朝有"武有七德"的说法,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而褚武良却达到了这个标准。"虽有周亲"两句化用《论语》,说明他任人唯贤,不徇私情。

第三章写褚武良离开时百姓的留恋。"眇焉如带"用衣带比喻江淮地区,形象生动。后四句说他不追求虚名,但功绩卓著,德政让人感念。

第四章描写朝廷百官对他的惜别之情。"济济"形容人才众多,"穆穆"展现朝廷庄重。最后四句写同僚们对他的眷恋,点明作诗的目的。

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赞美,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深受爱戴的官员形象。诗中善用比喻和典故,既庄重又不失生动,展现了西晋时期赠别诗的典型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