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两幅画,但实际借画抒发了对兄弟情谊的怀念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前两句"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说的是:诗人年轻时读过描写鹡鸰鸟("在原"指《诗经》中描写兄弟情的鹡鸰鸟)的诗,现在突然在画中看到鸟儿在竹枝上飞鸣。这里用鹡鸰鸟的典故,暗示画作勾起了他对兄弟的思念。
后两句"忆着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直接抒情:看着画想起江南的好兄弟,在这岁末寒冬的风雪中,他们不知漂泊到了何处。诗人由画中的飞鸟联想到自己和兄弟就像风雪中的鸟儿,各自漂泊无依。
全诗巧妙之处在于: 1. 用"飞鸣傍竹枝"的画面勾起回忆,画面感很强 2. 通过鹡鸰鸟的典故,把普通的观画体验升华到兄弟情谊 3. "岁寒风雪"既是实写冬天,也暗喻人生困境 4. 最后一句"欲何之"的疑问,留下无限惆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兄弟的牵挂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借着看画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把对画的描写、对往事的回忆、对兄弟的牵挂,全都自然融合在一起,读来既明白如话,又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