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美玉喻才(前两句) 用"美玉价连城"比喻自己的才华珍贵难得,就像价值连城的宝玉。"结佩乘风"这个动作很潇洒,暗示诗人带着这份才华游历四方(十二京指多个都城),展现出一个自信从容的文人形象。
2. 壮志凌云(第三句) "峥嵘"既指高山,也暗喻人生高峰。说"今有约",就像在说"我已经准备好攀登人生高峰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 济世情怀(末句) 最后点明志向:要用才华(彩笔)来谱写太平盛世(调清平)。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想用文字为社会作贡献,体现了传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 用"美玉""彩笔"这些美好意象,把抽象的才华写得具体可感 - 从自夸才华到立志报国,情感自然升华 -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一个立体文人形象的塑造:有才、有志、有担当
就像今天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既为自己的能力骄傲,又渴望用这份能力为社会做点实事,古今文人的赤子之心在此相通。
朱浚
朱浚,字深源,南宋官员。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迁徙建阳(今属福建),朱鉴长子。进士,累官两浙转运使兼吏部侍郎。尚理宗公主,为驸马。元兵攻福州,与公主俱饮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