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夜登清心阁醉吟

小楼秋夜月明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杨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留下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秋夜景色,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下面我来带你感受一下诗中的美好画面。

小楼秋夜月明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在这宁静的秋夜里,诗人独自一人站在小楼上,抬头只能看到明亮的月光,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水所笼罩。这里的“底”字,给人一种地平线无限延伸的感觉,让人感受到静谧与辽阔。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杨子。

诗人解开系在头上的毛巾(古代人在外出时常常这样),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周围没有其他人,只有皎洁的月亮和清澈的天空陪伴着他。这里通过“岸巾”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接着,诗人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这笛声就像秋天的风声,轻轻拂过,似乎把街市上的尘埃都吹走了。这里的“横玉”是指横笛,诗人用笛声来象征清风,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最后一句,诗人看到月亮已经渐渐偏斜,但他还未沉睡,楼角的风生起,带来阵阵凉意。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凉杀人”这一夸张的说法,表达了一个秋夜的清静与舒适,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秋夜场景,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让人感受到,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让心灵得到休憩。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