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 其二
子房击博浪,侠气不可束。
芒砀云始飞,中原方逐鹿。
黄石受书来,厩将天所卜。
龛定内幄谋,四海一鼎足。
扶汉汉已帝,雠秦秦已覆。
尺书召商皓,翼就歌鸿鹄。
游堪寻赤松,辞封竟辟谷。
身隐全始终,功高远荣辱。
迈迹古无两,炳几世诚独。
贤哉疏大夫,能践西京躅。
芒砀云始飞,中原方逐鹿。
黄石受书来,厩将天所卜。
龛定内幄谋,四海一鼎足。
扶汉汉已帝,雠秦秦已覆。
尺书召商皓,翼就歌鸿鹄。
游堪寻赤松,辞封竟辟谷。
身隐全始终,功高远荣辱。
迈迹古无两,炳几世诚独。
贤哉疏大夫,能践西京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故事,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第一段(前六句):张良年轻时是个热血侠客,曾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击博浪")。后来天下大乱("中原逐鹿"),他在芒砀山遇到刘邦("云始飞"指刘邦起义)。传说他得到黄石老人传授的兵书("黄石受书"),成为刘邦的军师("厩将"指刘邦的官职),这像是上天的安排。
第二段(中六句):张良帮刘邦制定战略("内幄谋"),最终建立汉朝。他既完成了灭秦的复仇("雠秦"),又实现了辅佐刘邦称帝的理想。成功后他写信请来隐士商山四皓("商皓")辅佐太子,自己却像天鹅高飞般功成身退("歌鸿鹄"是典故,暗指放弃权力)。
第三段(后六句):张良选择修仙("寻赤松")、拒绝封赏("辞封")、不吃五谷("辟谷"),完美地保全了自己。他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全身而退,在历史上独一无二("迈迹古无两")。最后诗人用西汉疏广叔侄功成身退的典故("疏大夫"),赞美张良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核心魅力:全诗展现了张良作为"谋圣"的三大闪光点:①年轻时敢作敢为的侠气 ②运筹帷幄的智慧 ③功成不居的洒脱。特别是最后急流勇退的选择,在"兔死狗烹"的封建时代尤为难得,这种既能建功立业又能保全自身的智慧,正是诗人最推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