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闻笛(甲子(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二十一岁))

青青杨柳色,渺渺余深怀。
浓淡三春画,凄迷一曲谐。
美人怜短梦,游子怅天涯。
何处青山好,盘桓与我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春郊闻笛》描绘了一个春日郊外听笛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游子思乡的愁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青青杨柳色,渺渺余深怀"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春天杨柳青翠的画面,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思绪。"浓淡三春画,凄迷一曲谐"将整个春天的景色比作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而凄迷的笛声则与这幅画和谐相融,营造出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后四句转向抒情。"美人怜短梦,游子怅天涯"道出了两种人生境遇:美人感叹美好时光短暂,游子则为漂泊远方而惆怅。最后两句"何处青山好,盘桓与我偕"是诗人内心的呼唤,他想寻找一处美丽的青山,在那里流连忘返,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中"青青"、"渺渺"等叠词的运用,以及"浓淡"、"凄迷"等对比手法,都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