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中和节"(唐代节日)赏赐大臣玉尺的场景,展现了君臣和谐的氛围。全诗用简单比喻传递深刻道理,就像一位长辈在讲故事。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明媚春光里,皇帝将精心打造的玉尺赐给百官。这里的"玉尺"不仅是测量工具,更象征治国标准,暗示皇帝希望大臣们像工匠一样精准执政。

中间四句突然转折,提出两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不把这尺子据为己有?为什么器物也要依赖尺子?答案藏在"度量同"三字里——统一标准对人和物都重要,就像现代社会需要统一度量衡才能正常运转。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紫红色诏书代表特殊恩典(像现代红头文件),大臣们怀着赤诚之心工作。只要认真执行皇帝政策("奉之无失坠"),自然能获得上天恩泽。这里把治国理政比作使用尺子,强调执行标准的重要性。

全诗妙在将严肃的政治话题,通过"赏赐尺子"的生活化场景展现。就像现代领导给员工发纪念品,既体现关怀又暗含期许。诗人用"玉尺"这个意象,把抽象的治国理念变得可触摸,让读者在春风拂面的文字中,自然领会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