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
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仍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
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人晚年回乡时的感慨,字里行间透着对人生的领悟。

开头两句说作者常常望着家乡的青山想念那片翠绿,如今终于趁着春光回来了。这里用"忆翠微"(想念青翠山色)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春晖"(春天的阳光)暗示这是充满希望的归途。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表达复杂心情:树林里的鹤像是在埋怨他离乡太久,杜鹃在花丛中啼叫仿佛在劝他归来。云彩像追着人飘动,细雨抢先一步纷纷落下。这些景物描写其实都在说同一个意思——大自然都在欢迎他回家,同时也提醒他回来得太晚了。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回想当官的那些年,直到六十三岁才明白自己走错了路。一个"始悟非"(才明白不对)道出全诗主旨,既有对虚度光阴的懊悔,也有看透名利后的释然。

整首诗妙在把人生感悟藏在回乡见闻里,用鹤、杜鹃、云雨这些会"说话"的自然景物,代替直白的说教。老人站在家乡山水间恍然醒悟的画面,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有些道理,可能真要等到白发苍苍才能真正明白。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0